欢迎访问中国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官方网站
2010.9.28 天气 :晴

首页 - 党建文化

党建文化

好消息!预警工程室获评抗击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20-09-303041次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工程室在新冠肺炎疫情伊始就投入抗疫工作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信息传播工作,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成为这场全民战“疫”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担当  积极推动疫情预警信息发布
  “从大年三十当天我们就开始工作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工程室(以下简称预警工程室)主任王佳禾介绍,这个集体共有12人,其中8人是女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王佳禾敏锐地捕捉到及时准确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作用,于农历大年二十九临时组建团队。原本要回老家结婚的周馥荔,也毅然加入其中。


预警工程室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场发挥气象优势助力疫情防控战斗,随之打响。王佳禾组织处室3位女性党员及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成立疫情特别服务小组,积极对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疫情服务小组积极沟通,促成卫健委宣传司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据统计,在1月22日至3月5日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预警工程室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32万余条。
  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短短几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与当地卫健部门全部完成信息对接,防控信息全线接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疫情防控的一些薄弱地区,气象部门架设46万个农村大喇叭帮助疫情防控信息通知到村到户到人。预警工程室第一时间开启应急值班机制,利用预警发布新利器“全媒体立体传播网”,以全方位、全融合方式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国、省、市、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新媒体平台传播有关信息55.3万条,送达约8.2亿人次。


预警抖音平台宣传科普防控疫情


创新  推行“大数据+定制化”服务
  创新,是这个集体的鲜明底色。在有着多年党龄的陈瑾副首席牵头下,国家预警发布官方公众号很快上线新产品——全国疫情实时大数据查询服务。各地预警发布机构均在微信公众号和App中链接了疫情实时数据,为公众提供实时查询服务。




国家预警发布官方公众号上线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图


  这项服务,由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联合具有AI技术优势的百度共同推出。陈瑾说,为保障疫情数据的准确,在百度公司两道审核环节的前提下,预警工程室还设置由张天力和鲍雅芳组成的疫情数据审核岗,实行双值班制度进行把关。截至目前,该产品浏览量达78.5亿人次。

结合公众个性化需求,预警工程室不断尝试突破现有服务模式,推动首创“预警+行业”服务

  疫情期间,快递成为公众获取生活物资的重要渠道。但在快递员所处的末端投递环节,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不仅直接影响配送效率,甚至危及人身安全。针对快递行业需求,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打通渠道,于4月联合通过“战疫速递”微信小程序推出“定制化预警”,精准服务全国140万快递小哥。一项项创新服务的推出,让公众多了份踏实与便利,发挥了气象独特作用。


坚守  发挥热情细致的女性特质
  “都说女性顶半边天,她们这次顶了大半边天。”男同事陈洋回忆起居家办公时的场景,视频会议中经常有女同事和孩子同时出现的画面。疫情期间,信息发布争分夺秒。预警工程室的女职工家里大多都有三四岁的孩子,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负责微博发布的鲍雅芳为避免孩子干扰工作,拿起手机躲到孩子看不见的屋里办公。“越多人看到官方信息,恐慌就越少,谣言就越没有生存的空间。”虽然内心觉得亏欠孩子,但鲍雅芳觉得自己和家人的付出值了。


预警工程室庆祝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五周年


  陈瑾面临的问题更为棘手——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打算趁着假期陪马上就要中考的女儿和正在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但疫情来势汹汹,陈瑾只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精神上的支持。疫情预警信息发布关乎公共安全,每一个环节都需认真细致。作为公共服务中心对外的窗口,预警工程室的女性职工充分发挥善解人意、热情细致的优势,与部委、媒体等单位充分沟通。“这个年,不一般,注定难忘,大家辛苦了!”夜深了,王佳禾还在工作群里精神抖擞地与团队探讨,及时更新政策解读和科普知识。在大家连轴作战时,作为部门宣传员的高晓玲,鼓励关心团队成员,使整个集体更加有韧劲。

  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信息传播工作,战斗不止。预警工程室也将踏实前行,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